您好,欢迎来到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!

机电学校2014-2015学年工作计划

【文章来源:】 【发布人:办公室】 【发布时间: 】 【点击量:

6165cc金沙总站工作计划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2014-2015学年度)

一、指导思想

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以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》为指针,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服务发展为宗旨,以促进就业为导向。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为中心工作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着力提升办学层次,提高师生整体素养,增强办学吸引力,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优质化和现代化,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,办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。

二、主要目标

1、强力推进示范校项目建设,提升办学内涵

加强示范校项目建设工作。根据教育部《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》精神,严格按照教育部通过的示范校建设方案和《任务书》的内容和要求,发动全体,营造良好氛围,扎实有效地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,在计划时间内,高质量、有特色地完成各项建设内容,在人才培养模式、课程体系改革、师资队伍建设、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等方面不断改革与完善;在培养模式、教学模式、办学模式、教育内容、队伍建设、内部管理、评价模式及信息化、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上逐步创新与发展;同时基础设施建设、办学条件、办学能力上不断改善与增强,充分发挥引领、骨干和辐射作用。争取顺利通过国家评审验收。

2、加强队伍和制度建设,提升素质和管理水平

----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,加强党政班子作风建设,加强学习,明确部门职责,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,增强服务意识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,实现管理科学化、制度化、民主化、规范化。

----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。加强政治理论、政策法规和业务学习,以“十八大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刻领会全国职教会议精神,更新师德观念,规范执教行为,不断塑造新时期教师形象,不断提高社会和家长对教师从教行为的满意程度。严格规范师德考核,实行一票否决制。结合学校中心工作,通过创新开展主题活动,争先创优,切实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

----加强德育队伍建设,健全班主任培养机制,建立班主任资源库,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团队,构建德育网络,改进德育方法,提高德育水平。强化常规管理,落实量化考核。

----强化安全教育管理机制。牢固树立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的思想,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。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全员化、管理队伍专业化、安全教育课程化的安全教育管理机制;落实安全责任,完善应急预案,重点提高师生的自我应急保护能力,建立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,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,健全各种安全制度,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。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,积极创建“平安校园”。

3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,为主导产业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

发挥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,优化资源配置,围绕机械电子专业,加强与开发区的对接,为我县经济发展多做贡献,实施“订单式”培训、季节性输送,为开发区企业多培养技能人才;建立与开发区企业对接的长效机制,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新举措,转变办学思路,建立健全畅通的办学“绿色通道”;强化宣传,加强引导,力争我校中职毕业生不外流,鼓励高职毕业生回乡创业,为家乡服务;开拓办学思路,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上,要服务于招商引资、服务于开发区企业、服务于社会,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

4、创新德育模式,提升学生素养

----提升学生职业素养。以班级为教育主阵地,以文明创建为抓手,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目的,培养“品行端正,心理健康,拥有技能”的合格人才。加强班干、团干队伍建设培养和引导,办好业余党校、团校,发挥学生会和青年志愿者的作用,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,通过各种教育活动,使学生成为有道德、有志气、有技能的人。

----深入扎实开展“全员育人导师活动”,增强人人育人,处处育人的责任。建立家校联动机制,形成教育合力。发挥警民共建、专家讲座等社会教育力量的作用,进一步完善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结合的育人长效机制。完善德育实践周内容及制度,使每位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服务他人帮助他人;充分发挥社团活动,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生活能力。

----加强校园文化建设。结合学校传统文化,引进企业文化,做实特色“竹文化”。“软硬”齐抓共进,形成积极向上、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。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长廊、墙壁文化、教室文化、寝室文化、实训室文化等校园物态文化建设,使学校文化氛围彰显地域特色和职教特色;开展学校文化教育和宣传,提升全体师生对学校文化内涵的理解,营造文化氛围,践行文化行动;通过弘扬民族文化、道德礼仪、文明风尚等活动,营造积极向上的阳光的校园育人环境。

5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,深化教学改革,提高教学质量

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提高教育质量。落实名师工程建设方案,加快培养一批潜心于理论研究和致力于实践的教师团队;注重培养,提高青年教师素质;有计划做好富余学科教师转岗培训工作;通过国培、省培和校内培训等形式,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养。

大力实施教研兴教,提升教学质量。

----以研为本,提升教师专业品质。立足校本,优化教师专业发展。以教研组活动为单位,深入开展项目教学、案例教学、场景教学、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,通过总结、交流与反思,开发编写校本教材,引导教师走上行动研究之路。

----对话课题,优化教师教学行为。加强课题研究,从实现专业发展的目标出发,从优化教学行为,提高教学品质入手,将教师申报的子课题与学校发展的大课题有机结合,理论上多一些审问与明辨,实践中多一些反复与思考,做到教中研,研中教,以教催生研,以研提升教,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。

----聚焦课堂,推进课程、教学模式改革。聚焦课堂,关注“常态课”,构建“生态课”,以改变教学方式为突破口,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创新教学方法,实现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和学习力的全面提高。加快教学资源信息库的建设,充实完善各学科教学资源。狠抓过程监控,以监控矫正教学,以质量加快发展,实现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和高效率。

----进一步研究调整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时比例,依据地方经济结构和支柱产业,整合专业,做大做强骨干专业,努力发展传统示范专业,增设新型专业,拓宽学生学习渠道,推进精品课程建设,彰显办学特色。

----改善实训条件,提高实习实训课质量。建立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,创新实习实训模式,优化实习条件;注重现有实训工种的质量提升,规划实训内容,规范实训过程,拓宽新专业实训途径。落实“导生制”实施方案,加强督察考核,提高实训效果;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;认真组织好学生和社会培训人员的技能等级鉴定工作。

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。通过学分制、弹性学制、工学结合、奖学金制度、技能之星评比、毕业生标准等制度实施,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。把学分制与教学改革紧密相融,推进学分制全面实施。

----建立招生工作联系人的长效和责任机制,加强联系和信息收集;依托“高考技能实验班”、中高职衔接、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等相关信息加强有效宣传,让更多的人了解职业教育,拓宽学生的就业与升学渠道,提倡升学、鼓励就业,妥善做好每名学生的跟踪与服务工作。     

6、扎实开展各类社会培训,打造培训品牌

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,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并重,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,充分利用学校的设备、师资等教育资源以及在行业中的影响,积极争取“就业技能培训”项目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、相关职业资格等培训工作;稳步推进各类岗位培训,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;加快与市场和企业的对接,着力开拓各类社会培训项目,逐渐形成培训优势,打造培训品牌,不断扩大办学影响力和办学效益,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
7、细致做好后勤服务,努力改善办学条件

严格执行各项财务支出制度,做好“三公经费”的管理与使用。建好资产台帐和收费电子系统,明确学校资产使用管护责任。强化对学校基建、维修、物品采购的监督审计工作,做到合乎程序,使用透明,并接受职代会民主监督。强化班级财产管理,教育引导督促师生,厉行节约,充分提高财产的使用功效。加强对后勤社会化的监管工作,严格监管饮食安全,提升服务质量。认真落实好中职生的资助政策,建立详细信息资料库,做好贫困生学费减免、送温暖等工作。有计划添置教学设备,着力改善办学条件。

8、重视各类活动开展,丰富师生生活

大力开辟第二课堂,组织开展好学科兴趣小组活动,组建校级篮球队、艺术团,倡导班级开展特色兴趣小组活动,精心安排好以科技节为主体的各类技能竞赛和学科、文化活动,提高学生学习乐趣,增强信心和能力。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,正常开放图书馆、阅览室、体育器材室,开展绿色网吧、多媒体影视欣赏等内容的课外活动。

利用活动课和课外活动,重大节日和纪念日,开展举办各类讲座、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,寓教于活动中,丰富师生生活,培养健康志趣,促进个性发展。落实《体卫条例》,坚持“两课两操”管理,组织举办好校田径运动会和“体艺节”、“科技节”等活动。抓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,绿化美化校园,形成主题校园文化。

加强学校和职教的宣传工作。通过报刊、电视、网络等载体宣传学校和职业教育,不断提升宣传水平和档次;办好校报,让校报成为师生舞文弄墨、展示自我的平台,宣传学校的窗口。着力抓好校园网站建设工作,扩大学校影响;进一步加强综合档案室建设,注重资料收集积累,提高办公及服务效能。

 9、发挥群团作用,共建和谐校园

充分发挥工会、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,支持和保障工会、共青团、妇委会、退协等开展各项有益活动,有效促进对学生的教育,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培养健康生活方式,倡导文明风气,关注教职工家庭生活、工作和学习,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,提高教职工归属感、幸福感,创建和谐平安文明校园。

三、措施保障

1、加强政治思想建设,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,增强团结意识和奉献精神,艰苦创业,锐意进取。

2、充分发挥校党委的政治保证作用,工会的民主监督职能,全员参与的合力作用。

3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,深入人事、工资制度改革,全面考核考绩,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
4、争取上级支持,在人力、财力和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。

 

2014年8月15日